白头鸽(英文名:White-headed Pigeon,学名:Columba leucomela),是鸽形目鸠鸽科鸽属的大型森林鸽类。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白色的头部、颈部、胸部和腹部,成年个体翅膀和尾巴呈黑灰色,具金属绿色或紫色光泽。红眼环和红色脚爪,喙淡至暗红色,尖端黄白色。分布于澳大利亚东海岸,从昆士兰州库克镇至新南威尔士州伊登,偶尔见于维多利亚州东南部。
外形特征:体长约38-42厘米,重约420克。头部、颈部、胸部和腹部白色,有时带微黄色调,两胁、腹侧和下尾覆羽变为石板灰色。背部石板黑色,肩羽、臀部、上尾和二级飞羽覆羽带有金属绿或紫光泽。喙色从淡到暗红,尖端黄白色;腿和脚粉红色至红色。雌鸟类似雄鸟,但白色部分斑驳或模糊浅灰色。幼鸟似雌鸟,但头顶更灰,下体更均匀深灰色,与白色下巴、喉部和颈侧形成对比;喙暗红棕色,尖端白色;腿和脚红灰色。
鸣叫特征:广告叫声为间隔重复的双音节。首音为强调的短啸声,第二音为较弱且渐弱的啸声:‘WhoOoh..huuuu’。距离远时,第二音几乎听不见。在低头展示时,会发出单一低沉的‘咕’声。
生活习性:栖息于雨林、廊道森林,偶尔出现在开阔地带与散生森林。常见于森林边缘和次生林。适应农业区,尤其是茂盛的樟树(Cinnamomum camphora)区域。迁徙行为随果实供应而变化,可能数月消失后再次返回。冬季时,某些地区会移至更开阔地带,以食用引进的樟树。
生长繁殖:繁殖季节延长,至少连续两窝在同一巢中抚养。巢由细枝和藤蔓构成,置于浓密树叶或藤蔓丛中,高度2.5-20米。产一枚白色蛋;孵化期19-20天;孵化时,雏鸟覆盖锈色绒毛,体重约17克;雏鸟20天内达到幼鸟羽毛;离巢约21-22天。
区别辨识:与同属物种相比,白头鸽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白色的头部和身体,以及金属光泽的背部。幼鸟和雌鸟的特征较为模糊,可通过头部和下体颜色差异加以区分。
保护现状:IUCN:LC(无危)
地理分布: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,从约克角半岛东南部至昆士兰州东北部,至维多利亚州东南部。在沿海地区和相邻高地最为常见。
其他:自1940年代以来,数量似乎有所增加,特别是在1860年至1900年间雨林大量被清除之后。适应次生林和森林边缘,喜食引进的樟树。
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,了解更多白头鸽的全球分布信息
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头鸽的信息:
声明: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
粤ICP备17132527号-1 | 隐私政策 | 使用条款 | Ⓒ2017-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